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林芝县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林芝市教育体育局
2014-04-14
来源:

【字体:

【打印文本】
分享到:

    自2011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县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三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地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我县严格按照全区关于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工作通知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果和社会效应,现将全县义务教育现状、主要做法、工作亮点及存在的困难等汇报如下:
    一、全县教育基本现状
    截止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3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小7所,幼儿园2所,学前教学点3所。初中正式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小学正式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全县小学在校生1459人;中学在校生938人;在校学前(包括幼儿园)学生数446人。全县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为102.42%,初中巩固率为100%;学前教育入园率67.11%。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机构,签订各项责任
    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我县先后多次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员会、安排部署会和工作推进会,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齐动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林芝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理顺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时间表,增强工作紧迫感,年初教育工作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责任书,县教育局也与各学校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书,学校与各教研组和班主任签订具体工作目标,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齐抓共管,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合理、通力协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资金保障机制。自2010年-2013年县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分别为3618万元、4403万元、5115万元、5888万元,其中对教育投入分别为761.4万元、918.4万元、1060.8万元、1215.4万元,其比列分别达到21.05%,21%,21%,21%;  
    二是资金落实情况。2013年共争取项目资金300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24 万元,地区财政投资 368万元,县财政投资519.5 万元,分别用于百巴镇附设幼儿园、更章乡小学教工宿舍、米瑞乡小学教工宿舍、县中学教工宿舍、3所学校的浴室工程、布久乡小学教工宿舍,7所学校的附属工程,县中学教学综合用房,县中学食堂改扩建,县中学运动场改扩建,更章乡小学食堂改扩建等项目建设。
    (三)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认真制定《林芝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带班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和值班教师的维稳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寄宿生在校期间各个环节、各个时间段的管理要求,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
    (四)完善政策机制,保障均衡工作
    一是出台《林芝县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各校标准化建设方面基本均衡,城乡办学差距逐步缩小,办学水平总体不断提升,师生教学生活环境优美,信息化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薄弱学校教育现状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出台《林芝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交流机制》,建立校级二级班子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来缩小校际教育教学质量差距,提升薄弱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和高学校管理能力。

    三是出台《学生就近入学、严防择校方案》,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通过缩小校际差距,鼓励学生就近入学,基本解决部分家长择校问题;严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以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择优招生,不准以各类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取消重点班、重点校,通过控制班级数、班额等手段,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之风的蔓延。

    四是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严防生源出现辍学,并保障特殊群体及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工作,同时严格控制班额,取消学校大班额问题,严查节假日组织学生违规补课现象;五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关爱体系和实施方案》,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纳入我县义务教育范围,实现全免费教育。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关怀、帮扶工作,严格落实全部随班就读工作。

    (五)明确部门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县政府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明确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职责,通过印制《林芝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手册》、《林芝县各乡(镇)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材料,确保领会精神,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二是积极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过电视、横幅、宣传栏、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调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宣传效果。
    三是完善档案资料建设工作,严格按照自治区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对局、校资料档案建设进行了规范指导,保证各类资料分门别类、归档有序、准确无误。
    (六)重视学前教育,推动幼教发展
    2013年,争取国家投资130万元为布久乡小学建设了附设幼儿园,为百巴镇小学投资175万元建设附设幼儿园。目前建成的两所附设幼儿园已建成投入使用。我县学前教育全部为“校中园”,但是与义务教育阶段一样,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全县教育工作规划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将学前三年教育也全部纳入到“三包”经费范围,并一同实施了营养餐计划。
    (七)加快信息教育,推动资源共享
    为进一步改善各校信息化教育硬件条件,自2012年开始从政府对教育投入中列支专项资金200余万元为全县教师购置了手提电脑,为部分小学建成了学生网络机房,并为各乡镇小学铺设了光纤网络,此举极大地改善了全县远程教育办学水平,为全县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3年还争取上级资金95万元建设了县中学19间教室交互式教学终端工程。
    (八)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师资水平 
    一是充实和完善校级交流合作机制,均衡教师资源,缩小校际教育教学质量差距。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储备库,每年组织教研队伍深入各校开展听课、评课、赛课等活动,通过活动评选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人才基础。自2012年来,我县除县中学教师到各乡镇小学交流任教外,县小学与米瑞乡小学,八一镇小学与布久乡小学,百巴镇小学与更章乡小学通过结对交流,实现共赢目标。
    二是切实重视师资素质、师资调动和师资培训工作,认真选派中青年和骨干教师参加脱产或远程“国培”,鼓励教师通过函授等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力争2016年全县实现中学教师本科化,小学教师大专化。
    (九)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长期以来,我县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的办学原则,强化管理、优化教学,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子女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认真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上好“两操一课”,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三是坚持思想品德修养与文化知识学习相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注重德育和智育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有机配合,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亮点
    (一)加强校长管理,做到管理育人

    我们要求校长不仅是学校的行政领导,更应成为课程领导。特别重视对校长的管理与培训,充分利用教育工作业务会、教师节座谈会、校长工作会等组织学习,交流经验,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促使各学校建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根据学校领导班子短缺现状,县教体局及时调整和充实了县中学、县小学、八一镇小学、米瑞乡小学等学校的领导班子,通过实行教体局领导成员包片学校制度,强化管理、明确职责,成效显著。
    (二)创新阵地建设,加强德育教育
    全县各校德育文化长廊,通过悬挂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使整个德育文化长廊和墙壁都会“说话”;其中,县小学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和班级“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栏目中传播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正能量和给力的东西,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阵地,提供了一个了解信息的舞台。
    (三)制定调入制度,均衡师资队伍
    根据我县教育整体饱和,局部短缺的现状,制定了《林芝县教职工调入准则协议书》,通过签订协议书的形式,把拟调入教师重点分配到鲁朗镇、百巴镇、米瑞乡三所偏远乡(镇)小学任教。
    (四)招募支教教师,填补音体美空白
    鉴于我县8所中小学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于2011年9月份开始向广东东莞等内地兄弟省市招募音体美支教志愿者,开展每批一学期的以音体美教学为主的支教志愿活动,并通过制定《林芝县招募支教志愿者管理办法》,使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得到规范化、制度化,但于2013年地区招募“三区”支教志愿者后暂停招募工作。
    (五)加大奖励资助力度,圆梦学子大学之路
    一是全县实施教育奖励和资助机制。为了鼓励和支持全县干部职工和农牧民子女送子女上大学,我县自2011年出台实施了《林芝县教育奖励和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对应届高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的林芝县籍干部职工(含离退休)和农牧民子女给予不等数额的奖励和资助金。2011年我县布久乡朵当村学生嘎玛次仁以全区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按照管理办法,他获得了2万元的重奖。近三年来,已累计兑现奖励、资助资金达150余万元。2013年,我县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了奖励、资助内容,即对全县农牧民家庭中有两名(含两名)以上同时就读大学的学生每人每年给予3000元资助金。 
    二是实施“一对一”帮扶机制。中山大学支教团队员每年为县中学开展“一对一”和“一帮一”资助。“一对一”是由资助人每年出资1000元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截止目前 90余名学生获得了资助,并且还在延续之中,累计资助金达9万余元。此外,广州赛莱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设置“赛莱拉奖学金”,每年用一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六)招聘后勤员工,缓解教师压力
    林芝县各中小学校作为寄宿制学校,教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管理学生衣食住行,工作责任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为了一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出台了《林芝县后勤管理人员制度》,通过招聘宿管教师、校园保安来加强寄宿制学生管理力度,从而让专职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为逐步缩小城乡教育质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七)抓住有利契机,打造示范学校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之机,本着均衡不平均的原则,努力打造县中学和县小学两所全县教育的龙头学校,力争建成全地区县、乡中小学示范学校,以此扶持和带动其它乡镇小学。作为全县教育优质学校,努力缩小与地直中小学的差距,为我县教育在均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均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立足县域实际,创建特色学校 
    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县从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学校特色,构建特色文化体系。一是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我们将已开发试用的乡土教材《尼洋河畔的绿色明珠——工布林芝》作为全县通用特色校本课程,在认真讲授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材内容;二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从挖掘学校优势项目开始,从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入手,营造浓厚的特色文化;三是构建生活型德育特色文化。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和行为习惯示范评审活动,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
    (九)创建校园网络,提高信息教育
    截至目前,为全县所有中小学教师每人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2014年我县从政府对教育投入中列支部分资金为6所乡(镇)学校完成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建设工程。
作为全县教育优质学校的县中学和县小学先后开通了校园网站,此举大大改善了学校上下沟通、联络和交流的渠道,为教师学习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分享各自的教育心得等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更是对我县信息教育、远程教育水平的更上一层楼打下的有利的硬件基础。开通校园网站是两所学校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建校几十年来第一个校园网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植入学校开出的一朵绚丽的花,它标志着学校发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十)探索教学改革,引领教学旗帜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林芝县小学自秋季开学起对教师备课、教研活动、教学检测三大环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一是实行集体备课,即集思广益,将教师的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难免出现诸多纰漏,通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个人专业知识的不足,提高备课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二是打破传统格局,创新教研活动,狠抓工作落实;三是革新检测模式,建立动态检测机制,即期末考试试题将从各单元考试和月考试卷中抽题,再根据实际情况对题型做出提炼或增减难易程度,使期末量化教师的成绩将从过去的一锤定音改为取“月考、期考”的平均分,从而缩小分值的距离,体现教育工作的系统性。
    (十一)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
    一是认真落实学校领导班子及班主任津贴补助,校长每月补助500元,按12个月计算,二级班子成员和班主任每月补助200元,按10个月计算;二是拟从今年起从政府对教育投入中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增加休假补贴,即区内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区外每人每年补贴4000元;三是针对各校炊事员、保安等临时工只有10个月工资的现状,拟从今年起给予各校平均5000元机动资金,由各校灵活掌握;四是拟对我县较偏远的鲁朗镇、百巴镇和米瑞乡三所小学教师给予每月150—200元不等的交通补贴;五是近两年共投资100余万元为县小学、百巴镇小学、更章乡小学、八一镇小学新建了集休闲、生活、活动、学习、交流为功能的“教工之家”。
    (十二)完善校医功能,保障师生健康 
    林芝县中学康琪莱医务室是由广州赛莱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十二万元人民币修建而成,于2012年8月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面向全校师生24小时开放。宽敞明亮的医务室内配备了齐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种类,我县今年为林芝县中学配备了一名专职综合临床医生,使林芝县中学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十三)放飞梦想,圆梦课堂
    为推进全县素质教育发展,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竭力帮助下,县中学与县小学先后成功申请“梦想中心”,得到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正式筹建完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梦想中心”并正式投入使用。“梦想课程”开展以来,学校一直秉承课程“创新、多元、宽容”的核心价值观,继承“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的先进理念,由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系统开设与讲授专业梦想课程,并利用网络、书籍以及各类实物,将“梦想中心”营造成一个孩子们想学、会学、乐学的探究天地,一个孩子们学会“做梦”、敢于“造梦”、勇于“追梦”的梦想摇篮。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