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服务 / 服务教师

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跟班学习总结

林芝市教育体育局
2014-04-18
来源:

【字体: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林芝地区第一小学骨干教师跟班学习组

    2013年12月2日—21日,在地区教育(体育)局副书记、副局长吴珍珠的带领下,林芝地区第一小学骨干教师跟班学习组一行4人,奔赴闻名遐迩的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跟班学习。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我们通过看、听、访、谈等方式,深入学校各部门考察,虚心学习,感受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深入教学第一线,认真听课,和学校的老师一起深入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教研活动,切磋教学经验。我们禁不住为他们的教学改革成果、教育教学成就而啧啧称奇。学校新颖的办学理念、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齐全的教学设施都给予我们以启迪,引发我们对新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思考。这次考察让我们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一、基本概况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该校成立于 1936 年,是国家重点211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也是师范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入选中国500 强小学前十位。
    选择华师附小作为此次考察学习交流对象,就是虚心向该校学习,实现让我校教育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破解制约我校教学质量提升难题的瓶颈,提高我校教学效果的目的。我们一行12月2日下午到达华师附小,稍作休整,次日便积极投入到考察学习中。前2天,我们在附小领导的带领下,迅速熟悉了学校环境;12月5号开始,我们进入教学一线听课,与上课教师交流,相互研讨教学问题。期间我们观摩数学、语文、科学等科目教学课共62节,参加该校教研活动12次,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2次,教师读书心得汇报会3次。最后我校与华师附小签订了手拉手友好学校合作协议。 
    二、主要亮点
    在这次广东考察学习期间,我们积极与华师附小老师及领导交流,主动向与我们结对的一帮一辅导老师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华师的发展历程,还更深层次的感受了该校的高效教学活动和多彩的学习生活。学校管理的模式和特色,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收益匪浅。
    (一)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华南师大附属小学始终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三个办学特色—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开发“诗文诵读与书法”、“特色兴趣小组”等校本课程,狠抓学校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教学设施、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教学成绩在广州市名列前茅。
    (二)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学校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接受教育,促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各种技能都得到发展。
    (三)文化熏陶,底蕴深厚。文化特色是知名学校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华师附小的学校领导层把读书活动纳入常规管理中,给师生创设了一种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为师生交流读书心得搭建平台,学校开辟各种读书专栏、讨论专栏等,从而让师生开展心际交流,共同进步。其次开展随笔漫谈,读书沙龙等活动,引导师生读懂美丽、读懂人生。通过读书振奋师生精神、健全师生的人格、提升师生境界。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引导师生品读经典,感悟教育,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办学品味。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广东省的教育学习魅力,接受了诸多新视点、新思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经验和成就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三、收获与反思
    半个月的跟班学习行程,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让我们耳目一新。在此次学习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一个好校长造就一所好学校。要做一个有思想、有品味、有责任的校长,并培养出同样具备有思想、有品味、有责任、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校长的责任不是管理学校而是发展学校。通过对华师附小的观察和几位校领导、教导主任和工会主席的介绍,这所学校创建历史久远,不仅有着一流的环境更有着一流的办学理念和一流的管理。学校分工很精细,从校长到教职员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职权、任务。虽有兼职,但每个人都有职、有权、有责。关心教师生活,在教师的办公室里,在他们准备的生活物品中就体现了领导对他们管理的人性化,也正因为在他们精细的人性化的管理下,才带出来了一只业务精良、责任心强,奉献精神十足的教师队伍。
    (二)办好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的关键。华师附小的成功,我们以为就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可以看看华师附小的教师配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目前有特级教师(在小学中的地位相当于大学的院士)4 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小学的地位相当于大学的长江学者)10 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5 人,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教育家、名教师)7 人,广东省级骨干教师 22 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12 人,广州市优秀中小学班主任 8 人。这样的教师配备当然令人羡慕,在羡慕中,我思考到:华师附小这样的教师配备不是生来就有的,这取决于华师附小的人才引进机制。我们在华师附小学习考察期间,华师附小的领导层正在全国八大师范院校招聘华师附小需要的优秀毕业生。华师附小有一个宽松的人才引进机制,就是自主引进自己需要的人才。鉴于以上的思考,我们认为要想提高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就是需要严把教师准入标准。教师这个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责,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有关部门一定要首先选拔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如果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要进入教师这个行业,一定要选择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并通过各项严格考核,才能吸收到教师这个队伍中来,确保非师范专业的教师能够很好的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其次学校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爱岗敬业、师德崇高、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三)学校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华师附小领导坚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主动与其它省市学校和国外学校建立联谊,加强交流。在学习中无论是聆听几位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我们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他们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四)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华南师范附小之所以成名,成为家长们送孩子入学的首选学校,是由于校长和老师们都有可贵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为就有地位”的美好愿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要失败。
    (五)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一走进华南师范附小校园都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架,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浏览着学校几年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就会让你深深感觉到,这里是老师和学生们享受成功喜悦的美好舞台。学校现代化的设施、深厚的人文内涵和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以这样说,学校就是一座设计精美的园林,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特色就是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这问题值得我们教育人做深入的思考。
    (六)教育要走出去、请进来。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都是汲取教学经验的大好机会。老师们的讲课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老师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经验拿出来与我们分享。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每位都有不同风格的教学,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听有特色老师的课,我们不但对新课程的理念,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更重要的是学习名师把职业做成事业的奉献精神。
    我们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观摩了不同年级的数学课、科学课,体验了他们不同课堂不同的教学思路。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学校不能固步自封,要走出去,向名校学习,走联合之路,只有学会联合,学校才会发展,才能发展。当然,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当下我们还不具备自主人才引进机制,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借助“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教师的方法提高教师素质。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之中很多教师并不是师范类毕业,这样就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不能快速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原因就是这些教师在大学生涯中没有接受系统的作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目前,我们学校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如:学校办学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亟待提高。感悟名校的成功之道,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再理教育新思路。我们深信:见多方能识广。这次外出考察令人振奋,我们将把考察所学到的好的经验“嫁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相信这种尝试一定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只有给予教师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才能让教师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会以这次考察学习为契机,坚持“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的管理工作方针,冷静面对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真抓实干,努力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迈向更高的起点!为我校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再立新功!(林芝地区第一小学 赵西琴)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