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政协林芝市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答复
【字体:大中小】
龙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有序有力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切实提升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的情况
林芝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教育部批准的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建设项目,是西藏自治区4个基地之一。主要承担为市直、各县(区、市)中小学生提供系统的综合实践教育、研学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等活动。实践基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秉承“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在体验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在探究中尝试创新、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育人思路,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6〕8号)精神,坚持目标牵引、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切实推进研学实践教育有序开展。
一是实践基地依托林芝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文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市内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分别是:““两路”精神”纪念馆林芝分馆、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巴宜区检察院法制教育基地、林芝青少年科普中心、南伊珞巴民族乡“红色小牧屋”、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城市规划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牧学院文史馆、77675部队旅史馆、烈士陵园、市档案馆、特色法制主题公园、巴宜区“红旗颂”联展馆(巴宜区英雄颂、立定村解放颂、嘎啦村团结颂、巴吉村振兴颂)、米林农场。
二是实践基地通过开展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国情市情、国防科工、自然生态等各种主题研学课程,强化学生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教育。通过一整套行而有效的体系教育,让学生从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引导学生成为有品德之人、有品质之人、有品位之人。
三是市内外研学教育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厚植少年家国情怀”“红色精神 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惠从何来 恩向谁报 心跟谁走”等活动为载体,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省情、乡情,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截至目前,实践基地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市内研学89期,培训人数达6163人,市外研学4期,培训学生人数为132人。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研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一)活动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学校因经费不足等问题,开展的研学活动存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组织管理不规范,导致活动质量不高,难以达到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预期目标。
(二)师资力量不足
研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对于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目前,研学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研学活动的需求。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
部分学校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来评估研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难以对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和反馈。
三、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是结合实际,落实经费保障。各学校要将研学活动纳入年度预算,做好活动产生的必要开支预算,切实保障经费的投入。
二是统筹做好研学活动安排,把研学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活动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三是加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扩充研学旅行目的地范围,包括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遗址、自然保护区、研究机构等。为研学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场所,使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四是搭建教师成长体系,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参加全国研学营地课程交流、借助申报研学课题等形式助力教师成长,建设一支能力够强、本领够硬、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研学教师团队,为研学活动提供人力、智力保障。
五是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对学生、教师和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提升教师组织开展研学活动的能力,推动研学活动质量的提高。
四、下一步计划
(一)市内研学
一是依托林芝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依托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科技场馆和红色基地的重要育人作用,立足学生学情与年纪特点,根据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建立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实践教育体系。
二是利用好波密县扎木中心县委红楼、易贡将军楼,工布江达县太昭古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展馆等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研学+N”模式,促进课程融合,开发主题研学,增强中小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的思政文化教育,真正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
(二)市外研学
一是依托对口援藏政策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夏(冬)令主题研学活动精品路线。路线的选择体现璀璨文化与人文景观亮点,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流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体验项目和内容,让我市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领悟中华文化、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宣传者、践行者。
二是提升研学活动质量与内涵。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需求,精心设计研学课程内容,注重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有序有力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对于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认真落实您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研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切实提升活动质量和效果。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研学活动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上述答复是否满意,请填写《征询意见表》并与我们电话联系。
联系单位及电话:林芝市教育局 0894—5822834
林芝市教育局
2024年6月24日
责任编辑:拉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