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康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从家庭普法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林芝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着眼未成年人成长特点,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点任务,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得到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在学校师生中开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专题教育,紧扣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制定印发《林芝市教育系统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宣讲工作方案》,各县(区、市)教育局、市直各学校主要领导开展主题宣讲60余场次,受众2.4万余人次;组建宣讲队24个,开展主题宣讲35场;邀请专家宣讲4场次,五老人员宣讲5场次;开展文艺汇演、红歌比赛49场次;收集展示反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书法、摄影作品2000余幅;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23场次,引导广大青少年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创建,向自治区教育厅申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11所,示范班级7个、示范宿舍7个、模范个人7名。持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主题班会、队会、周会,思政课堂、集体阅读、书记宣讲、专家讲授等方式方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本》教育活动14次,受教育人数5900余人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育教学活动90余次,受教育人数70000余人次。
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法治素养提升。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三个意识”专项教育活动,制定印发《林芝市开展2024年“开学法治第一课”“假期法治第一课”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联合市普法办、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全市教育系统123名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作用,结合学校多发、易发案例,从现实案例出发,通过模拟法庭、专题讲座、法治宣传等方式方法为学生普及未成年人犯罪、防范电信诈骗、预防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4.5万余人次,广大青少年法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共建设74个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健康咨询室,部分学校心理辅导室初具规模,包含办公接待室、心理咨询室、生涯规划室、沙盘游戏辅导室、宣泄放松室、心理阅览角等。配备有专职心理教师5人,兼职心理教师102人。全市中小学校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平均每个班级每学期不低于4个学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创新开展“蓝信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通过建立我市广大青少年与内地青少年(大学生)书信交流长效机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有力助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管理。持续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要求家长严格管控好手机等电子产品,禁止未成年人长时间触摸和玩耍。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重新调整充实全市教育系统网评员135名,确保网评队伍坚实有力,为未成年人营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
五是加强未成年文化环境治理清理。强化“扫黄打非”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突出清理盗版、淫秽出版物,对市直12所学校所有图书馆、图书角、图书吧进行地毯式检查,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确保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积极、健康。
六是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目前我市建立校级家长委员会学校52所,建立家长学校33所。学校定期组织广大家长观看公益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互动体验式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2次,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年初,制定了《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纳入重要普法内容,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抖音快手等融媒体平台,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宣传,将家庭家教家风法治氛围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线上”普法覆盖面,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提升学法用法趣味性,共同助力家庭教育,共创良好育人氛围。积极开展好“传承弘扬好家风好家训主题实践活动”“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优秀共青团员”“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评选工作。2024年,评选出新时代好少年1名,林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名、优秀共青团员4名、优秀共青团干部4名、林芝市向上向善好青年4名。加强学校、家庭关于学生情况的沟通,组织党员教师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使学校、家长都能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二、下一步计划
对标新时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要求,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形势严峻,这反映了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措施还不到位,家庭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等。这意味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只靠学校,还需提升家长的法律意识,需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高点位谋划,凝聚共识提供新引擎。持续贯彻落实好《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每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家校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纳入重点工作任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周密部署,根据学校背景、学科特色、学生特点,利用林芝特有资源,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家校合育工作,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家校沟通平台。
二是高规格宣传,构筑家校合育新高地。每年寒暑假持续发布《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倡议广大学生家长假期期间重安全、塑家风、勤沟通、树榜样。通过寄语家长,号召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着力培养遵纪守法的孩子,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家校协同配合。主动拓展宣传渠道,通过推文、主题班会、微信工作群分享等形式倡导学生及家长关注家庭教育,倡议学生家长重视未成年人思想动态,助力家校合育工作开展。
三是高密度沟通,保驾学生成长新理念。积极通过设立“家校信箱”“家校服务热线”等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交流,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构建家校合作联动新机制。联合市普法办、团市委等部门,依托“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开展“送法进家庭”专项普法活动,通过向家长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手册,宣传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提高法治素养。
四是高效率创新,带动学习榜样新热潮。积极参与制作拍摄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相关的普法短视频,并通过林芝教育微信公众号、各学校门户网站、“法治林芝”抖音平台等加大宣传,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在寒暑假期间创新形式,举办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家校共育实践活动,邀请优秀学生家长、家委会成员结合自身工作专长举办主题讲座,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讲述自身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典型做法,为其他家庭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上述答复是否满意,请填写《征询意见表》并与我们电话联系。
联系单位及电话:林芝市教育局 0894—5821027
林芝市教育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