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教育体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对林芝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17   浏览次数:   【字体:

次尼曲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牧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林芝市教育局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纳入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部署中,纳入各级学校日常教学工作计划中,持续压实责任,狠抓任务落实。

    一、关于“大力开展教师培训”的建议
    截至目前,我市配备专职心理教师5人,兼职心理教师102人。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专业技能,林芝市教育局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师资培训计划,常态化组织心理教师参加国培、区培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骨干人员专项知识培训,要求班主任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网络课程培训。经常性邀请援藏专家为市直教育系统心理辅导教师开设专题知识讲座,持续提升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水平。

    二、关于“由市教育局牵头,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深入全市各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切实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建议
(一)积极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框架。通过建章立制使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不断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我市有国家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自治区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3所。各级各类学校共建设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健康咨询室74个,部分学校心理辅导室初具规模,包含办公接待室、心理咨询室、生涯规划室、沙盘游戏辅导室、宣泄轻松室、心理阅览角等。全市中小学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平均每个班级每学期安排不少于4个学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帮助解决学生成长的各种问题。
(二)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如在每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4月2日世界自闭日、5月25日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五世界微笑日、10月10日国际精神卫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系列活动,把学校的每一场活动都变成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以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调节情绪、亲子关系、人际关系、适应青春期、缓解学习压力等内容为主题开展讲座及团体辅导,不断提升学生应对压力、调节情绪的能力,培养更加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部分中学培养建立有心理委员队伍,每班男女生各1名,每间宿舍寝室长兼职心理委员,学校心理咨询教师每学期对心理委员进行简单心理辅导和严重心理问题识别预警相关培训。
(三)及时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动态。通过系统监测,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呈平稳向好趋势,对于普测结果出现异常的学生,学校将重点识别关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深入了解心理健康异常原因,通过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班主任谈心谈话、家长面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跟踪辅导,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或矫正,以缓解学生困惑或压力,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从而使个人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密切联系家长实现家校社会共育,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各学校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从情绪变化、行为变化、学业变化、人际关系变化等方面经常性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充分帮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
综上所述,目前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呈平稳向好趋势,但仍然存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认真梳理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失当,支持力度不够;二是部分学生受电子产品等因素影响,自我调节能力弱,缺乏高效时间管理能力,望而生畏,想而生厌,衍生出更多的消极情绪;三是各级各类学校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因日常排课紧凑,导致学生缺乏自由空间,产生厌学心态;四是基层学校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导致学生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无法得到及时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五是相关部门协同合作联动不足,未达到医教有机结合,未做到把防治关口前移,对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更加系统专业的心理援助。

    三、下一步计划
    结合以上问题林芝市教育局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化过程性督导,增加督导考评中此项工作权重;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优化、细化心理辅导课程,持续加强基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丰富教育形式,做到有针对性,共性问题与特性问题分开,进一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形式,增加多渠道培训、培养更多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认真制定相应激励措施,加大对基层学校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教师主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积极争取专项工作经费,鼓励各学校发动社会资源,尝试采取聘用制方式,邀请专业心理辅导师定期进驻学校,对兼职心理教师、学生、家长开展专业知识讲座。
    二是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定期通过问卷或购买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全员摸排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现教育合理性干预;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查自检,建立心理健康体检档案,积极沟通相关部门,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中小学常规体检项目,尝试与专业机构展开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及时开展专业心理健康体检,专业心理辅导、疏导,建立动态心理健康档案和动态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班主任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因地制宜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严格按国家规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继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结合农牧区学生面对的实际心理健康问题,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开设相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进一步培养建立心理委员队伍,对心理委员进行简单心理辅导和严重心理问题识别预警相关培训。
四是加强家校联动机制,定期在各级学校广泛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主题宣传等活动,引导家长与时俱进,与孩俱进,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学生理解苦难和体验的意义,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鼓励学生保持积极心态,激励学生寻求伙伴力量,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我市农牧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上述答复是否满意,请填写《征询意见表》并与我们电话联系。
联系单位及电话:林芝市教育局 0894—5885937



林芝市教育局
2024年6月24日